本站首页中心概况通知公告产品展示政策法规救助项目党史专栏辅助课堂下载专区意见反馈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工作交流 * 查看详情
我省2014年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省政府实事广获好评
发布日期:2015-02-10 00:00:00 【】【打印】【关闭】 浏览次数:1298

图为涟源市残疾人唱山歌谢党恩

图为临湘残疾人卢保加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后贴对联表心声

    “灶台改成了低位灶台,电器开关降位……桑植县瑞塔铺镇沿溪坡村的残疾人曹秀英,去年在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后,她一个人也可以做饭、洗澡了。作为2014年湖南省‘为民办实事’15个项目之一,去年我省完成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663户,为任务数的166.3%。”这是1月26日《湖南日报》头版头条报道《湖南“为民办实事”15个项目圆满完成》开篇第一段。该文对去年15个实事项目逐一进行报道,但以“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内容开篇,以及去年11-12月《湖南日报》连发四篇“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实事工作报道,这充分说明省实事办和党报对我省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实事工作给予的高度肯定。

    2014年,全省各级残联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履职、扎实苦干,确保了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省政府为民办实事任务的超额、圆满完成。全省共有2742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在政府的资助下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因统计口径原因,省实事办仅认定1663户),不仅消除了受助残疾人居家生活障碍,还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环境,收到了“改造一户、方便一家、影响一片、震撼一村”的良好效果,受到了项目受助对象及其家庭成员的广泛称赞。为扩大实事项目社会效益,去年省残联相继举办了“省政府实事暖民心,无障碍改造随手拍”微博大赛、编印了《湖南省2014年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成果宣传画册》、摄制了《无障碍生活更美好》项目专题片等,一个个经典实例、一幅幅感人画面使该项目工作更加深入人心,引起热烈反响。

(一)60岁老人终圆“孝子梦”

    醴陵市东富镇荆潭村人黄伏生, 47年前,一次从高处跌落的意外,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和他的家庭,他再也没能站起来,只得终身和轮椅相伴。自那以后,父母越是对他不离不弃,一如继往照顾他的生活起居,黄伏生内心就越是愧疚难当。父亲10多年前已经去世,面对日益年迈的母亲,他多么想揽下全部的家务活,不再让母亲为自己做饭、洗衣、擦背……可是,家里的门太窄、槛太高、坡太陡,使得他进厨房为母亲做一顿饭、当一回孝子的愿望一直没能实现。居家生活的障碍,就这样一直困扰着他,像一块石头压在心里。直到今年,他家被醴陵市残联列为2014年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对象。经过“量体式”无障碍改造,他家房门变宽了、新建了低位灶台、接通了自来水、安装了抽水马桶,家门口还进行了坡化……这才终于让他圆了“孝子梦”。如今,88岁高龄的母亲病卧在床,黄伏生为自己每天能为母亲做饭而感到由衷的高兴。该事例曾被《湖南日报》2014年11月25日以《47年后,我为妈妈来做饭》为题报道。

(二)残疾夫妇朴素山歌谢党恩

    涟源市古塘乡古塘村的李求林、吴解莲这对60多岁老夫妇,全家六口人有三个是残疾人,过去,生活起居多有不便。纳入2014年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后,涟源市残联干部3次来到他们家调查摸底、帮助解决设计、施工等难题,帮助他们家进行改厨、改厕、平整硬化地面等无障碍改造,改造后的厨房、卫生间、地坪面貌焕然一新,居家生活畅通便捷。老俩口发自内心的感谢党和政府以及残联组织对残疾人无微不至的关爱,激动地用当地的山歌唱出了心中的感激之情:“我唱山歌谢党恩,党的恩情比海深。起居生活无障碍,如今枯木又逢春”。涟源电视台曾作报道,其视频荣获“省政府实事暖民心,无障碍改造随手拍”微博大赛一等奖。

(三)一户多残家庭贴大红对联表心声

    临湘市横铺乡爱国村67岁的肢体残疾人卢保加, 50岁的妻子也是智障人,还有一个9岁的独子读小学四年级。当地残联将他们家列为省政府实事项目后,为他家进行了“量体式”无障碍改造,令卢保加老人十分高兴和满意。为感谢残联对他们家的无障碍改造,感谢党委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关怀,老人家专门请人用大红纸写了一副“房屋简单全靠政府资助,生活幸福当谢残联关心”横批“共产党好”的对联贴在大门上。
 关于我们  |  网站申明  |  联系方式  |  产品中心  |  收藏本站

版权所有:湖南省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 湘ICP备14001722号 

      Coptyright: www.hntacdp.org.cn ALL RIGHT RESERVED